善明會職涯小編
- May 8, 2025
- 善青職涯啟航站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自我認知的迷霧之中。我們自以為對自己了如指掌,可現實卻總在提醒我們,自己眼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以及那個深埋於心底、尚未被完全發掘的自己,往往存在著巨大的落差。你是否也曾在某個瞬間,對自己的性格、能力甚至人生方向感到困惑?究竟該如何撥開迷霧,看清最真實的自己呢?今天,將帶大家解鎖周哈裡窗,去探索自我認知的全新可能。
不妨回想一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朋友眼中,你是個溫暖如春的人,可偶爾你卻會在心底質疑自己,覺得自己缺乏堅定的信念;
在職場上,你聽到過同事對你“很有領導力”的讚美,然而你的內心卻時常被自我懷疑的陰霾所籠罩,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不確定性;
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你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時,一股迷茫之感湧上心頭,你開始困惑,自己究竟是誰,真正渴望的又是什麼?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對自己有著深刻的了解,但現實卻是,別人眼中的我們、我們自認為的自己,以及我們內心深處那個最真實的自我,三者之間可能存在著不小的偏差。
喬哈裡視窗(JohariWindow)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也被稱為“自我意識的發現–回饋模型”,也被叫做溝通視窗,這個理論最初是由喬瑟夫(Joseph)和哈裡(Harry)提出的。
“喬哈裡窗”把個人資訊分為四個象限,分別是:開放區、盲目區、隱藏區和未知區。
是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資訊。例如,你的家庭姓名、情況、部分經歷和愛好等。公開區具有相對性,有些事情對於某人來說是公開的資訊,而對於另一些人可能會是隱秘的事情。在實際工作中的人際交往中,共同的公開區越多,溝通起來就越便利,也越不易產生誤會。
是自己不知道、別人卻可能知道的盲點。例如,性格上的弱點或者壞的習慣、你的某些處事方式、別人對你的一些感受等。在他人已知而自己還蒙在鼓裡的情況下,自我認識和個人發展就受到限制。
是我看見、你看不見的部分。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某些經歷、希望、心願、陰謀、秘密以及好惡等。一個真誠的人也需要隱藏區,完全沒有隱藏區的人是心智不成熟的。但在有效溝通中,適度地打開隱藏區,是增加溝通成功率的一條捷徑。
是我看不見、你也看不見的部分。例如還沒有被發現和充分開發的能力和技巧,某人自己身上隱藏的疾病等。未知區是尚待挖掘的“黑洞”,也許通過某些偶然或必然的機會得到了別人較為深入的瞭解,自己對自我的認識也不斷地深入,人的某些潛能就會得到較好的發揮。
1. 擴大公開區:主動分享興趣愛好,參與班級活動,讓他人更瞭解你。
Tips:多與朋友交流,減少因誤解產生的矛盾。
2.適度打開隱藏區:信任他人時,可以分享一些小秘密,拉近距離。
Tips:選擇安全的話題,如喜歡的音樂或書籍,而非過於隱私的內容。
3.縮小盲區:虛心接受他人回饋,比如詢問朋友對你的建議。
Tips:若朋友指出你常打斷別人說話,可嘗試耐心傾聽。
4.探索未知區:嘗試新事物,如加入社團或學習新技能,挖掘潛能。
*所有個人資料絕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