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小編
- July 6, 2025
- 善青職涯啟航站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有這樣的感慨:時間總是不經意間從指縫中溜走,手頭上堆積如山的事情,讓你不知從何下手;滿懷激情地想要執行計劃,卻總是被突如其來的急事打斷,陷入無盡的忙碌與焦慮之中。如果你也正被這些問題所困擾,那麼今天要介紹的「四格時間法」,或許能成為你時間管理的救星,讓你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每天多出2小時的自由時間!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Stephen R. Covey)提出的「時間四象限法」,就是「四格時間法」的精髓所在。理論將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緊急程度這兩個維度進行劃分,由此可分為「四象限法」,分別是: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應有重點地將主要精力和時間集中投入到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上。如此一來,便能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相反,若總是處於“救火”狀態,疲於應對緊急事務,那麼我們的工作將永遠處於被動局面。
四象限分配黃金比例(實證高效工作法):
緊急 | 不緊急 | |
重要 | ❶ 滅火區 | ❷ 投資區 |
不重要 | ❸ 幹擾區 | ❹ 黑洞區 |
⚠️ 警鈴:若❶象限超30%,你已陷入「救火迴圈」!
柯維曾說:“高效能人士的秘訣,是把『重要不緊急』當核心戰場!”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四格時間法」的核心理念,即投入更多資源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面。只有專注於這個象限,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效率,避免陷入無休止的忙碌和焦慮之中。
每天開始工作前,花10 – 15分鐘將當天要處理的事情按照四個象限進行分類。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或者使用時間管理APP,將事情一一列出並歸類。
按照上述提到的精力分配比例,合理安排每個象限事情的處理時間。例如,早上精力充沛時,可以專注於第二象限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當有緊急事情出現時,先判斷它屬於哪個象限,再決定如何處理。
每周或每月進行一次時間管理的複盤,分析自己在每個象限的精力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根據複盤結果,調整自己的時間管理策略,不斷優化工作和生活節奏。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掌握了「四格時間法」,你就掌握了時間管理的秘訣,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從今天開始,試著運用「四格時間法」,讓你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吧!
*所有個人資料絕對保密